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冶要闻
中冶集团11项科技成果入选202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来源:中冶集团科技部 作者:李建军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其中工业节能技术领域共发布90项入选技术。经集团科技部积极组织及大力推动,集团共11项领先的节能科技成果(见附表)成功入选,充分彰显了集团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领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显著的影响力。

  本年度集团入选的11项节能领域科技成果,分别为中国恩菲、中冶京诚、中冶赛迪、中冶南方、设备院、中冶焦耐、中冶长天、中冶北方共8家单位完成,涵盖了集团核心工业技术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包括钢铁冶金、智能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显著的节能和推广应用潜力,也是集团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始终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发展的高度,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钢铁强国”责任的重要体现。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是工信部每年组织开展的节能领域重要活动,旨在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装备,促进企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能效提升,所推荐的节能技术成果均在相关工业领域取得领先的技术创新,节能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推动国家工业领域节能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附表:202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序号

技术

名称

技术简介

适用范围

节能效果

完成单位

推广潜力

节能能力

1

垃圾焚烧余热高效回收利用技术

运用中温次高压参数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方案设计及该参数工艺条件下关键设备防腐蚀技术,通过合理配置汽水循环系统温度/压力参数,强化水冷壁、过热器管壁材料防腐和维护,有效提高热能回收效率,协调平衡关键设备、热力系统可靠性,增加发电量。

适用于电力行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20%。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9万吨。

中国恩菲

2

清洁型焦炉高效余热发电技术

以清洁型焦炉余热烟气作为热源,通过锅炉将水加热到高温超高压参数蒸汽,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再通过锅炉加热,加热后低压蒸汽进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完功后蒸汽变为凝结水再次进入锅炉进行加热变为蒸汽,从而完成一次热循环。

适用于钢铁行业焦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20%。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25万吨。

中冶京诚

3

高性能低压变频器

通过将工频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然后将直流电压再转化为可变频率可变幅值的电压,从而改变电机输入电压,可在满足转速、力矩情况下匹配电机负载自适应调节,对运行功率、效率进行动态优化,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调速,有效降低电机系统能耗。

适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5%。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13万吨。

中冶京诚

4

钢铁企业电网智能管控技术

通过电网运行安全化、潮流控制自动化、电网调度智能化、数据采集全景化、设备运维规范化、事故处理智慧化等核心功能,使企业电网内发电设备、用电设备实现高效协调运行,提升余能发电机组自发电利用率。

适用于钢铁行业电网智慧管控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5%。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31万吨。

中冶京诚

5

冶金工业电机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理论,通过研究不同冶金工艺条件下电机和负载匹配关系、控制策略优化等实现电机系统节能优化。

适用于钢铁、有色等行业高压水除鳞、一次除尘工序电机系统控制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40%。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11万吨。

中冶赛迪

6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

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孔隙内产生旋涡、分流和汇合,剧烈扰动。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高温固体辐射和对流方式传输,同时借助多孔介质材料的导热和辐射不断地向上游传递热量预热气体,并依靠多孔介质材料蓄热能力回收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余热。

适用于钢铁、建材等行业采用燃气加热设备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50%。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12万吨。

中冶南方

7

低热值煤气高效发电技术

针对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企业富余低热值煤气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开发适用30~150MW小容量机组超高压、亚临界和超临界系列低热值煤气高效发电技术,将富余低热值煤气送入煤气锅炉燃烧,产生蒸汽送入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提高低热值煤气利用效率。

适用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富余低热值煤气高效利用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10%。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480万吨。

中冶南方

8

熔渣干法粒化及余热回收工艺装备技术

熔渣通过离心机械粒化增加换热面积,结合强制一次风冷原理,实现高炉渣快速冷却和一次余热回收,粒化后熔渣性能不低于水淬工艺;再采用回转式逆流余热回收装置对已凝结渣粒进行二次余热回收,提高余热回收率。

适用于钢铁行业高温熔渣水淬工艺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1%。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13万吨。

中冶设备院

9

一种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

将原焦炉上升管替换成外形相同的上升管水换热器,在换热器夹套内通入除氧水和高温荒煤气顺流间接换热,除氧水吸热蒸发后转化成蒸汽回收荒煤气显热。在上升管换热器内部生成汽水混合物,再到汽包内水汽分离,蒸汽直接并网或到用户,水继续用泵加压到上升管换热器继续生产蒸汽。

适用于钢铁行业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35%。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95万吨。

中冶焦耐

10

钢铁烧结过程协同优化及装备智能诊断技术

主线装备实现自动化状态检测和智能诊断,通过关键工艺参数和生产指标感知技术,建立烧结过程产量、质量、能耗多目标优化与智能控制模型,实现烧结过程能耗降低与质量提高,以及智能化与无人化作业。

适用于适用于钢铁工业烧结工厂新建及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25%。

固体燃耗可从48kg/t降至45kg/t以下,工序能耗可从44.8kgce/t降至40kgce/t左右。

中冶长天

11

多功能烧结鼓风环式冷却机

结合传统烧结环冷机技术与球团环冷机技术,集成高刚性回转体、扇形装配式焊接台车、风箱复合密封、上罩机械密封、动态自平衡卸料、全密封及保温等技术,有效增加通风面积,降低冷却风机电耗,增加余热发电量。

适用于钢铁行业烧结工序环冷机节能技术改造。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50%。

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16万吨。

中冶北方

  

  

股票信息
  • 中国中冶 A股 [601618]
  • MCC H股 [01618]

中冶微信号

轻推

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登记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平台入口 | 网站调查 | 版权信息 | 隐私与安全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解答 | 投诉咨询 | 纪检监察
电话:010-59869999 传真:010-598699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
中冶集团版权所有 © 202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9号 京ICP备14039545号-1 京ICP备20200470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