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对外开放再扩大的背景下,中冶赛迪积极参与国际开放合作,“一带一路”项目建成获关注。6月10日,《重庆日报》头版以《渝企中冶赛迪提供总体设计及配套 马来西亚关丹联合钢铁厂点火试生产》为题,报道了中冶赛迪设计建设的马来西亚关丹钢铁高炉点火新闻,介绍中冶赛迪发挥领先技术实力为关丹钢铁提供总体设计、全流程核心设备成套供货等服务,为马来西亚工业升级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展现了中冶赛迪近年来加快国际化进程取得的成绩。
全文如下:
重庆日报记者6月8日从中冶赛迪集团获悉,6月6日,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马中关丹产业园内,由中冶赛迪总体设计并提供设备供货的关丹联合钢铁厂1号高炉成功点火并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将形成350万吨年产能。
关丹联合钢铁厂是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首个入园项目,也是目前马来西亚最先进的大型联合钢厂。中冶赛迪不仅为钢铁厂提供总体设计,承担原料场、高炉、炼钢、轧钢等项目设计及成套设备供货,在工程建设中还提供了中冶赛迪自主开发的环保智能原料场、四点连杆吊挂转炉等一大批核心技术和智能化产品。
中冶赛迪负责人介绍,马来西亚重工业比重小,钢铁产业主要集中在小型轧钢厂上,自动化程度、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较低。而关丹联合钢铁厂定位为东南亚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建成后将填补整个东盟地区高端钢材产能空白。
近年来,中冶赛迪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先后在美国、英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全球钢铁热点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实现从咨询、工程设计、设备成套、项目管理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服务输出。目前全球钢铁企业前50强中,已有39位成为中冶赛迪客户。
新闻链接:http://epaper.cqrb.cn/html/cqrb/2018-06/10/001/content_204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