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在北京中冶总部主持召开中冶集团创新驱动务虚会议,对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通报,并在总结经验、查找短板、研判形势、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冶集团下一步改革创新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国文清首先通报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指出,上半年中国五矿生产经营指标非常理想,经营规模平稳增长,经济效益再创历史同期新高,降杠杆工作稳步推进。中国五矿实现营业收入2404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总额101亿元,同比增长29%。中冶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也有较大增长。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中国五矿被评为2017年度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上升11位位居109名,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排名记录。可以说,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扭亏增利的发展历史惊人的相似,两个企业深化改革扭亏增利的历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成功案例。
国文清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经济环境,进一步强调中冶集团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他指出,在国际环境上,逆全球化、内向型政策导向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整体贸易政策环境恶化,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抬头,给我们下一步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国内环境上,我们面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央企与地方政府降杠杆、减负债、控风险政策持续收紧等问题,重点工程项目也将随之减少。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感,充分认识到过去依靠PPP项目、依靠政府举债的经营思路必须转变。通过上半年经营指标看,原中国五矿增长强势增幅明显,企业生命周期很长,这主要得益于其优质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目前中冶集团靠市场拼搏获取利润的比重过大,优质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比重太少,怎样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改革创新,怎样增加更多长富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摆在我们面前。如果说2012年“9·5”会议是中冶集团在山雨欲来风满楼时为了生存而背水一战的改革,那么现在我们就是要怎么为中冶集团更好地生存而改革,是为现在的波澜不惊而改革。对此我们必须要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备足企业发展后劲,真正实现企业的长富久安。
针对中冶集团下一步的改革创新发展重点工作,国文清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要坚持科技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改革创新不停步,这个必须要牢牢抓住。中冶集团这么多年发展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不断地改、不断地变,向好处改、向好处变。科技上我们必须要牢牢抢占制高点,在把我们的牌子举的高高的同时,不断夯实我们的发展基础、永葆队伍活力与竞争力。我们各子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非常强烈,不用扬鞭自奋蹄,这种动力要保持。冶金建设国家队必须要坚持不懈做下去,要有创新举措,所有部位都要抢占制高点。要重点解决核心技术走向市场问题,把中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搭载到装备上,快速转化为高端产品群,快速进入市场,整体工程、核心技术、核心装备要形成规模和品牌,真正实现中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装备的深度融合,加快组建起我们自己的冶金装备园。要出产品、出装备,逐步减少施工承包在企业发展的份额,每家企业都要力争有20%以上长富久安的可持续经营项目,要研究国内外用工程换资源的方式和方法。
二要坚持战略引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模式要始终强调战略引领,好的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光明前途。选对了路径,企业就可以在坦途大道上匀加速前进,路径不对只想弯道超车反而容易翻车。中冶集团在每一个关键时期,战略引领都是最突出的。中冶集团的发展得益于按照自己的认知做事情,不盲目、不追风,有独特的观点和见解,思路超前。因此,我们领导干部看问题要看大不看小,抓事情要大小一起抓。要始终强调战略引领,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坚持走光明大道,规划好了就往前推进加速赛跑,没有战略规划就暂时原地踏步,看准看稳再行动。
三要坚持管理提升,夯实发展基础。中国五矿今年的目标是利润达到200亿,营收6000亿,世界五百强进入前100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冶集团必须具备100亿创造价值的能力,营收达到3000亿。因此,我们要提升企业各方面管理能力,在资金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债转股,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要落实平台管控,把所有二级公司的权利集中统一到管控主平台上,压缩管理链条。中冶集团全系统要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总部机关要改变慵懒拖沓、不作为慢作为、被动消极的精神状态,不压文不压事,形成“一次解决”的氛围和习惯。集团党办、组织、党建部门要担负起责任,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认真开展党建相关会议记录及自查自纠检查工作,对党员干部开展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四个意识等党建知识考核。集团纪委也要对纪检监察案件认真处理。领导干部要增强纪律性,遵守集团制度和规定,以后召开集团工作会议,除了出国、有病的都要参加会议,这要作为一项制度和规矩确立下来,严格执行。
四要坚持干部改革,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与干部队伍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冶集团必须推动新一轮干部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各级组织要把握好年轻干部成长规律,通过统一、严格、规范的选拔标准和程序,让那些志向高远、脚走正路、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让70、80、90年代的优秀年轻干部唱主角成骨干。要推动五矿中冶重组融合,加强干部队伍交流,更好地促进年轻干部历练成长,以实现干部成长的梯队建设,打造一支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
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领导班子成员,集团总部机关副部长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国文清董事长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