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中冶集团召开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工作推进会
来源:中冶集团 作者:宣传处、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8日

  6月23日,中冶集团召开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单位国家队建设的工作汇报,就持续推动国家队建设进行深入讨论,并正式发布《冶金建设国家队行动手册》。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董事长、党委书记国文清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国文清在讲话中强调,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而又及时的会议。此次《冶金建设国家队行动手册》的发布,是在冶金建设国家队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后,经过一年的实践理顺完善后固化下来的成果,标志着冶金建设国家队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时期,对于中冶集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就冶金建设国家队落地做实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

  第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国家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冶作为一个传统的冶金老企业,历史赋予其深厚的钢铁情怀,但情感不能代替理性。面对国内外钢铁行业大势和企业自身需要,各子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冶金建设国家队落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顺应世界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世界钢铁行业进入第三次深度调整期,行业高速发展状态一去不复返,中冶集团在这个漫长的深度调整期不仅要生存下来,还要发展得更好,只有主动适应减量化需求端的需要。二是认真贯彻国家战略的需要。党中央做出的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钢铁工业首当其冲。《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目标任务,化解产能过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冶集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自身的创新提升,引领带动钢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由大变强。三是摆脱钢铁企业困扰的需要。中冶集团多年来服务于钢铁企业,由于钢铁行业经营形势的不乐观,增加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企业风险进一步增强,必须快速从高风险业务领域退出收缩以解决后顾之忧。四是中冶集团集中资源的需要。钢铁冶金建设市场空间已全面萎缩,支撑不起中冶的生存发展需要,不能把有限的资源全部耗费在钢铁行业上。

  正是基于对钢铁形势的前瞻性判断,中冶集团近几年果断地实施了战略调整,大力开拓市场,提出打造“四梁八柱”升级版;集中优势资源,争做世界最强最优最大的冶金建设国家队,这是在发展中摸索和探索出来的一条途径,而且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途径。各子企业必须把集团的战略部署精准落实到位,在冶金建设领域“瘦身”与“健体”并举,而且要快。保留和匹配与此相适应的高精尖的有限资源,打造世界第一的“国家队”,使我们的传统优势更强、更优,同时腾出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市场前景更广阔、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其他业务领域。

  第二,以世界第一的标准牢牢掌握引领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国资委确定的中冶集团主业排在首位的就是冶金工程承包,也是集团“四梁八柱”的首要之柱,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占领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在冶金领域保持世界第一的绝对地位。一要牢牢占领技术制高点。处在冶金建设八大部位、十九个业务单元第一梯队的子企业都要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往高端打,以自身的业务单元的世界第一,确保冶金建设国家队整体实力保持世界第一。要保证足够的研发经费和研发投入,各子企业专利和技术必须确保持续提升;要向第一梯队集中最优秀的人才,给第一梯队在政治上、经济上、工作环境上创造最好的条件,同时严格考核机制,以确保第一梯队的最强阵容。装备制造要真正成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硬支撑”,不要搞规模,重在专精特新,要把冶金建设国家队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在装备制造企业孵化生长,实现把技术搭载在产品上,冲向世界。二要牢牢抢占市场制高点。要把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技术优势落在市场上和具体项目上,让研发的技术在市场上培育和熟练,让技术和产品在市场和项目上显身手,形成市场优势,最终实现冶金建设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60%上升到80%。设计企业要向施工企业学习市场开拓的经验,补齐市场“短板”,着力提升市场开发能力。集团要组织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共同研究巩固市场、开拓市场的战略和策略,坚决防止大项目第一梯队拿不到、第二、三梯队跟不进、导致项目丢失的被动局面。中冶集团在国际产能合作上要承担起引领带动的国家责任,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收购世界顶级企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中国钢铁走向世界的突围。

  第三,不折不扣地快速推动国家队建设落地做实。《行动手册》已经构建起了国家队的人才阵型,下一步会根据钢铁冶金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市场变化对人员配置进行动态调整,但总量控制在25000人左右。要始终把维护核心人才的稳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落地的重中之重。要广纳人才,做好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把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本企业中,在冶金工程领域争取培养出更多国家级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要树立一种向上、向善的风气,让各类人才在中冶的旗帜下、在不同岗位上充分展现才能,让他们有激情去做事,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在国家队建设落地过程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和持续创新,既要推进国家队运行机制的完善,又要防止运行机制的僵化,扼杀国家队的活力。绝对不能出现国家队模式固化后,我们的思想下滑、市场动力减弱、创新活力下降的问题,必须确保冶金建设国家队保持世界第一的创新活力和持久不衰的市场动力。

  第四,加快转型升级再造发展新优势。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战略重组后,五矿和中冶这两个轮子要一齐转,中冶这个轮子必须踩实。中冶集团今后发展的步子能不能迈得更稳妥、更有力、更精彩,关键在于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各子企业要以冶金建设国家队落地为重要契机,坚定不移地走高技术领先型发展道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发展短板,把从“国家队”阵型中转出来的资源和力量加快配置到非钢领域,把多年形成的工程技术经验、多学科、多专业集成优势快速延伸转化为在基本建设和新兴产业领域的新优势,为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新动能。中冶一定要按照世界第一的水平和气魄来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要把中冶的传统优势和再造的新优势整体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世界第一优势。打造国家队的目标不是中冶、不是中国,而是世界;打造国家队的眼光不是过去、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本次推进会是在中冶集团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时召开的,经过一年的建设,国家队在组织架构、业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在人才配置上,已经构建起了国家队人才阵型。这个阵型涵盖钢铁工业领域原料、焦化、烧结与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板带、长材、冷轧八大部位,19个业务单元,共计23372人。设计领域第一梯队4496人,包括工艺740人、公辅1744人、设备702人、研发357人、项目管理953人;施工领域18876人,包括土建及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10565人,机电专业技术人员5809人,炉窑专业技术人员615人,项目管理1888人。

  在上午的会议中,中冶集团总经理、中国中冶总裁张兆祥组织各设计类子企业、施工类子企业进行座谈,详细听取各单位国家队建设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探讨;在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中冶京诚、上海宝冶、炼铁第一梯队——中冶赛迪、冷轧第一梯队——中冶南方、棒型材第一梯队——中冶华天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

  集团暨股份公司领导、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裁助理、总法律顾问、安全总监;中国五矿集团企业规划发展部、科技管理部负责人;中冶集团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设计、科研、施工、装备企业负责人,第一梯队专业事业部负责人,国家队建设专家委员会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国文清董事长发表重要讲话


推进会现场


设计类子企业、施工类子企业座谈会现场

股票信息
  • 中国中冶 A股 [601618]
  • MCC H股 [01618]

中冶微信号

轻推

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登记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平台入口 | 网站调查 | 版权信息 | 隐私与安全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解答 | 投诉咨询 | 纪检监察
电话:010-59869999 传真:010-598699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
中冶集团版权所有 © 202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9号 京ICP备14039545号-1 京ICP备2020047078号-1